

站在和林格爾縣臺格斗村口的百年古杏樹下,村民董大爺望著絡繹不絕的游客,臉上滿是笑容:“以前,我們守著這片杏林卻不知道怎么利用。現在通過舉辦杏花節,不僅讓更多人知道了臺格斗村,還讓我們的農產品有了銷路,收入也增加了不少。”董大爺樸實的話語背后,是臺格斗村從昔日“三大難”困境中破繭成蝶的壯闊歷程。
臺格斗村曾長期被行路難、吃水難、住房難所困擾。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”是村民昔日出行的真實寫照。
改變始于對基礎設施的完善。村里新建深井,鋪設管網,讓自來水實現戶戶通;全面硬化公路和小巷,告別泥濘;衛生室、文化室、杏園步道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。
為提升人居環境,村內還成立了專門的人居環境領導小組,統籌志愿者和保潔員隊伍,創新設置“紅灰黑”榜,巧用“隨手拍”激勵村民參與。房前屋后的閑置土地用來發展庭院經濟,既美化了環境又增加了村民收入。新建公共水沖廁所4座,改造農戶水沖廁所103戶、旱廁27戶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70%。
面對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宅基地閑置、人口外流等問題,臺格斗村集體對閑置資源空間分布進行深入分析,統一規劃,分類整合,探索出多種盤活利用模式。在保障村民權益的前提下,依法依規引導拆除超占面積房屋、收回無人繼承房產,結合“房地一體”確權登記工作,全面摸清家底,為盤活閑置土地奠定基礎。
如今,盤活的土地煥發了新生機。村集體鼓勵農戶發展第三產業,目前已建成農家樂7家、民宿3家。通過鄉村振興項目建設,閑置土地變身為產業空間,村集體資產實現增加值1500萬元。引入企業力量,通過“村企合作”構建文旅基礎場景,累計投資2000萬元,建成鄉土人才培育中心、鄉村圖書館、7間樣板間、17間窯洞民宿、28間學堂民宿等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
臺格斗村依托村里2000多棵百年古杏樹,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與林果經濟。連續舉辦9屆杏花節、5屆采摘節,品牌效應日益凸顯,旅游收入達300萬元。2023年,成功申請林果種植基地項目,利用中央財政銜接資金建設200畝基地,由內蒙古智天然現代農場有限公司經營。特色農產品電商也風生水起,通過直播帶貨銷售土雞蛋、胡麻油等,年銷售額超100萬元,帶動200余戶村民增收。
此外,臺格斗村深入挖掘紅色“富礦”。近3年,大力推進紅色旅游設施升級,相繼建成中小學生研學和勞動實踐教育基地、紅色地道、農耕文化博物館、知青窯洞。其精心打造的微縮版“長征”紅色研學項目,模擬2.5公里長征路,成為核心亮點。這些設施面向政府、學校、企業等團體開展團建、紅色研學、拓展活動,年接待游客高達20萬人次,構建起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的文旅基礎場景。
臺格斗村鄉村振興實踐結出了沉甸甸的果實。近3年村集體資產顯著增值,2024年村企共建營收達120萬元,為村集體經濟創收40萬元。最令人振奮的是村民收入的提高:人均年收入從2015年前的約2000元,躍升至如今的22000元,其中旅游產業貢獻了30%。這份亮眼的成績單為村莊贏得了“中國美麗休閑鄉村”“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村”“國家森林鄉村”“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”等多項榮譽。
從飽受“三大難”困擾的革命老區,到宜居宜業宜游的“三宜”鄉村振興標桿,和林格爾縣臺格斗村以“基礎設施+產業+文化”的系統思維,解鎖了資源盤活、生態增值、紅色引領、強村富民的鄉村振興密碼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主辦單位: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政府網站標識碼:1501230002 網站支持IPv6
聯系電話:0471-7192805 蒙ICP備16006134號-1 蒙公網安備15012302000166號
聯系地址: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城關鎮新民街北2號 積分統計查詢
(Mac用戶使用Command+S保存)


站在和林格爾縣臺格斗村口的百年古杏樹下,村民董大爺望著絡繹不絕的游客,臉上滿是笑容:“以前,我們守著這片杏林卻不知道怎么利用。現在通過舉辦杏花節,不僅讓更多人知道了臺格斗村,還讓我們的農產品有了銷路,收入也增加了不少。”董大爺樸實的話語背后,是臺格斗村從昔日“三大難”困境中破繭成蝶的壯闊歷程。
臺格斗村曾長期被行路難、吃水難、住房難所困擾。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”是村民昔日出行的真實寫照。
改變始于對基礎設施的完善。村里新建深井,鋪設管網,讓自來水實現戶戶通;全面硬化公路和小巷,告別泥濘;衛生室、文化室、杏園步道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。
為提升人居環境,村內還成立了專門的人居環境領導小組,統籌志愿者和保潔員隊伍,創新設置“紅灰黑”榜,巧用“隨手拍”激勵村民參與。房前屋后的閑置土地用來發展庭院經濟,既美化了環境又增加了村民收入。新建公共水沖廁所4座,改造農戶水沖廁所103戶、旱廁27戶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70%。
面對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宅基地閑置、人口外流等問題,臺格斗村集體對閑置資源空間分布進行深入分析,統一規劃,分類整合,探索出多種盤活利用模式。在保障村民權益的前提下,依法依規引導拆除超占面積房屋、收回無人繼承房產,結合“房地一體”確權登記工作,全面摸清家底,為盤活閑置土地奠定基礎。
如今,盤活的土地煥發了新生機。村集體鼓勵農戶發展第三產業,目前已建成農家樂7家、民宿3家。通過鄉村振興項目建設,閑置土地變身為產業空間,村集體資產實現增加值1500萬元。引入企業力量,通過“村企合作”構建文旅基礎場景,累計投資2000萬元,建成鄉土人才培育中心、鄉村圖書館、7間樣板間、17間窯洞民宿、28間學堂民宿等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
臺格斗村依托村里2000多棵百年古杏樹,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與林果經濟。連續舉辦9屆杏花節、5屆采摘節,品牌效應日益凸顯,旅游收入達300萬元。2023年,成功申請林果種植基地項目,利用中央財政銜接資金建設200畝基地,由內蒙古智天然現代農場有限公司經營。特色農產品電商也風生水起,通過直播帶貨銷售土雞蛋、胡麻油等,年銷售額超100萬元,帶動200余戶村民增收。
此外,臺格斗村深入挖掘紅色“富礦”。近3年,大力推進紅色旅游設施升級,相繼建成中小學生研學和勞動實踐教育基地、紅色地道、農耕文化博物館、知青窯洞。其精心打造的微縮版“長征”紅色研學項目,模擬2.5公里長征路,成為核心亮點。這些設施面向政府、學校、企業等團體開展團建、紅色研學、拓展活動,年接待游客高達20萬人次,構建起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的文旅基礎場景。
臺格斗村鄉村振興實踐結出了沉甸甸的果實。近3年村集體資產顯著增值,2024年村企共建營收達120萬元,為村集體經濟創收40萬元。最令人振奮的是村民收入的提高:人均年收入從2015年前的約2000元,躍升至如今的22000元,其中旅游產業貢獻了30%。這份亮眼的成績單為村莊贏得了“中國美麗休閑鄉村”“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村”“國家森林鄉村”“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”等多項榮譽。
從飽受“三大難”困擾的革命老區,到宜居宜業宜游的“三宜”鄉村振興標桿,和林格爾縣臺格斗村以“基礎設施+產業+文化”的系統思維,解鎖了資源盤活、生態增值、紅色引領、強村富民的鄉村振興密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