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和林格爾縣圍繞農村公路“建好、管好、護好、運營好”總目標,著力推進全縣農村公路建、管、養、運協調高質量發展,全縣農村公路網絡得到進一步完善,基本形成了以高速、國省道為主干,以縣道為支架,以鄉村道為脈絡的遍布農村連接城鄉、縱橫交錯的交通運輸發展格局。
2023年底,全縣建成縣道328公里,鄉道191公里,村道616公里。全縣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率實現100%。全縣農村公路危橋全部消除,建制村道路硬化率、農村公路列養率、建制村通客車率、城鄉道路客運車輛公交化率實現“四個100%”。
和林格爾縣農村公路建設以“建成一條、優質一條、達標一條”為要求,將“三同時”、“七公開”內容納入公路建設之中齊抓共管,其中,2022年投資6137萬元,建成8條62.5公里產業路;2023年投資6388萬元,建成8條37公里產業路,現已全部通車。同時,圍繞全季全域旅游發展,投資1.15億元,新建綏南革命根據地遺址羊群溝至好來溝紅色旅游公路 20.3公里,將于2024年竣工通車。
和林格爾縣全面推行“路長制”管理農村公路,全面建立并形成了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資金保障機制,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。加強農村公路法制和執法機構能力建設,形成縣有路政員、鄉鎮有監督員、行政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。全縣設有鄉鎮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站6個,有專職人員12人、兼職人員29人;設有建制村養護管理所65個,有專職人員65名,兼職人員298名。
在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,和林格爾縣著力提升農民群眾出行服務水平,推進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,開通城鄉公交運營線路11條,設站點148處,采取“車頭向下”的倒發車模式,實行“定線路、定班次、定時間、定票價、定站點”的公交化運行模式,大大降低了城鄉居民出行費用。伴隨著路的延伸,農村物流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,建成9個郵政服務營業所,30個便民服務站,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縣、鄉、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,讓農民群眾通過村級服務平臺取件,實現網上購物便利,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樣便捷的現代化生活。
一條條阡陌縱橫的農村公路串聯起自然村落、景區景點和鄉村旅游點,以鄉村游、工業游、生態游、歷史文化游為主線的全域旅游格局全面形成。一大批農村合作社相繼成立,特色產業基地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,以蒙牛、正大、盛健、蒙草等為龍頭的綠色農畜產品加工企業54家,其中規上企業15家,乳、肉、草、菜、種源等產業鏈條日漸完善。額爾敦、草都公司總部先后落地,蒙牛乳業產業園、中糧產業園相繼開工,北京宏福智慧農業產業園、天皓玻纖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,全縣產業集群化發展駛入高質量“快車道”。
建設一條公路,帶動一片產業,富裕一方百姓。原本藏在沃野山水間的美景因為通了公路成為了游客爭相“打卡”的熱門景點,原本自產自銷的土特產因為通了公路成為了網絡“爆款”產品,一條條蜿蜒的“四好農村路”正不斷為鄉村振興輸出“美麗經濟”,真正讓農村路成為和林格爾縣20萬老百姓的小康路、幸福路、連心路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主辦單位: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政府網站標識碼:1501230002 網站支持IPv6
聯系電話:0471-7192805 蒙ICP備16006134號-1 蒙公網安備15012302000166號
聯系地址: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城關鎮新民街北2號 積分統計查詢
(Mac用戶使用Command+S保存)
近年來,和林格爾縣圍繞農村公路“建好、管好、護好、運營好”總目標,著力推進全縣農村公路建、管、養、運協調高質量發展,全縣農村公路網絡得到進一步完善,基本形成了以高速、國省道為主干,以縣道為支架,以鄉村道為脈絡的遍布農村連接城鄉、縱橫交錯的交通運輸發展格局。
2023年底,全縣建成縣道328公里,鄉道191公里,村道616公里。全縣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率實現100%。全縣農村公路危橋全部消除,建制村道路硬化率、農村公路列養率、建制村通客車率、城鄉道路客運車輛公交化率實現“四個100%”。
和林格爾縣農村公路建設以“建成一條、優質一條、達標一條”為要求,將“三同時”、“七公開”內容納入公路建設之中齊抓共管,其中,2022年投資6137萬元,建成8條62.5公里產業路;2023年投資6388萬元,建成8條37公里產業路,現已全部通車。同時,圍繞全季全域旅游發展,投資1.15億元,新建綏南革命根據地遺址羊群溝至好來溝紅色旅游公路 20.3公里,將于2024年竣工通車。
和林格爾縣全面推行“路長制”管理農村公路,全面建立并形成了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資金保障機制,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。加強農村公路法制和執法機構能力建設,形成縣有路政員、鄉鎮有監督員、行政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。全縣設有鄉鎮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站6個,有專職人員12人、兼職人員29人;設有建制村養護管理所65個,有專職人員65名,兼職人員298名。
在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,和林格爾縣著力提升農民群眾出行服務水平,推進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,開通城鄉公交運營線路11條,設站點148處,采取“車頭向下”的倒發車模式,實行“定線路、定班次、定時間、定票價、定站點”的公交化運行模式,大大降低了城鄉居民出行費用。伴隨著路的延伸,農村物流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,建成9個郵政服務營業所,30個便民服務站,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縣、鄉、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,讓農民群眾通過村級服務平臺取件,實現網上購物便利,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樣便捷的現代化生活。
一條條阡陌縱橫的農村公路串聯起自然村落、景區景點和鄉村旅游點,以鄉村游、工業游、生態游、歷史文化游為主線的全域旅游格局全面形成。一大批農村合作社相繼成立,特色產業基地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,以蒙牛、正大、盛健、蒙草等為龍頭的綠色農畜產品加工企業54家,其中規上企業15家,乳、肉、草、菜、種源等產業鏈條日漸完善。額爾敦、草都公司總部先后落地,蒙牛乳業產業園、中糧產業園相繼開工,北京宏福智慧農業產業園、天皓玻纖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,全縣產業集群化發展駛入高質量“快車道”。
建設一條公路,帶動一片產業,富裕一方百姓。原本藏在沃野山水間的美景因為通了公路成為了游客爭相“打卡”的熱門景點,原本自產自銷的土特產因為通了公路成為了網絡“爆款”產品,一條條蜿蜒的“四好農村路”正不斷為鄉村振興輸出“美麗經濟”,真正讓農村路成為和林格爾縣20萬老百姓的小康路、幸福路、連心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