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色,是生命與希望的象征,是美麗中國的底色,也是和林格爾縣最動人的色彩。這綠色,是一代代和林格爾人為美麗版圖描摹的生態畫卷。
和林格爾縣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堅持走以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,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責任,全力打好“藍天、碧水、凈土”保衛戰,落實“河長制”“林長制”,統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,全力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。2023年完成營造林建設5.93萬畝,其中退化林修復2.3萬畝、精準提升1萬畝、灌木平茬2萬畝,重點區域綠化0.13萬畝、沙棘改造0.5萬畝。完成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2463畝,國家林草種質資源保存庫主體完工,綠色發展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
和林格爾縣按照生態環境部印發的《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管理規程(試行)》(環生態〔2019〕76 號)等文件要求,結合國家、內蒙古自治區、呼和浩特市關于“兩山”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工作安排,和林格爾縣委、縣政府組織編制《和林格爾縣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實施方案(2022-2025 年)》,堅定不移地把“兩山”理念落實好、行動好,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、退耕還林、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、森林植被恢復等工程項目,在山丘區和風沙區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10多萬畝,通過封山育林使80多萬畝林地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,山地有林面積占到了區域總面積的60%以上,丘陵沙區有林面積占到區域總面積的40%以上,全縣林地總面積穩定在220萬畝,森林覆蓋率達到29%。
新的一年,要以推動林草資源總量、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為重點,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為抓手,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,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,計劃實施生態建設14萬畝、草原圍欄封育6萬米,其中,營造林建設9萬畝,包括退化林修復7萬畝、人工造林1萬畝、中幼林撫育1萬畝;人工種草5萬畝。為把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屏障構筑得更加牢固貢獻和林力量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主辦單位: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政府網站標識碼:1501230002 網站支持IPv6
聯系電話:0471-7192805 蒙ICP備16006134號-1 蒙公網安備15012302000166號
聯系地址: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城關鎮新民街北2號 積分統計查詢
(Mac用戶使用Command+S保存)
綠色,是生命與希望的象征,是美麗中國的底色,也是和林格爾縣最動人的色彩。這綠色,是一代代和林格爾人為美麗版圖描摹的生態畫卷。
和林格爾縣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堅持走以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,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責任,全力打好“藍天、碧水、凈土”保衛戰,落實“河長制”“林長制”,統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,全力譜寫綠色發展新篇章。2023年完成營造林建設5.93萬畝,其中退化林修復2.3萬畝、精準提升1萬畝、灌木平茬2萬畝,重點區域綠化0.13萬畝、沙棘改造0.5萬畝。完成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2463畝,國家林草種質資源保存庫主體完工,綠色發展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
和林格爾縣按照生態環境部印發的《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管理規程(試行)》(環生態〔2019〕76 號)等文件要求,結合國家、內蒙古自治區、呼和浩特市關于“兩山”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工作安排,和林格爾縣委、縣政府組織編制《和林格爾縣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實施方案(2022-2025 年)》,堅定不移地把“兩山”理念落實好、行動好,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、退耕還林、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、森林植被恢復等工程項目,在山丘區和風沙區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10多萬畝,通過封山育林使80多萬畝林地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,山地有林面積占到了區域總面積的60%以上,丘陵沙區有林面積占到區域總面積的40%以上,全縣林地總面積穩定在220萬畝,森林覆蓋率達到29%。
新的一年,要以推動林草資源總量、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為重點,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為抓手,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,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,計劃實施生態建設14萬畝、草原圍欄封育6萬米,其中,營造林建設9萬畝,包括退化林修復7萬畝、人工造林1萬畝、中幼林撫育1萬畝;人工種草5萬畝。為把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屏障構筑得更加牢固貢獻和林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