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林格爾縣地處晉蒙交界區、呼包鄂“金三角”腹地。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,也讓這里的飲食文化兼容了多元特色,并在傳承融合中逐步形成極具自己地域風味的代表性美食,無可復制的地域,獨一無二的經典美食,在這座快速發展和變革的小城中,以自己固有的方式,堅守獨特的傳統味道,成為生活在這里或者曾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揮之不去的味覺記憶。
和林燉羊肉是內蒙古呼和浩特十味之一的地方特色的傳統名菜,用家常烹飪方式,大鍋燉,食材簡單,原汁原味,味道醇厚。以香醇味美、粘綿韌滑、鮮美可口而聞名于長城內外。和林燉羊肉是獨一唯二的美食,屬于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“涮羊肉”選擇來自當地羊,肉質純正無膻味,口感較好,簡單粗獷卻不失食物本真的鮮味,胃和靈魂都在這一鍋羊湯里得到了雙重的滿足與升華。“涮羊肉”不僅滿足了人們基本的口腹之欲,更是具有極佳的營養滋補的食療效用。
鮮不過羊肉,香不過羊雜。和林羊雜碎無腥不膩,湯鮮味美,以傳統的制作工藝和獨特的口味而聞名。目前,各類羊雜門店已遍布城鄉,已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佳品、離不開的美味、忘不了的鄉愁。
燒麥以羊肉、大蔥做餡兒,面粉做皮,用專用的燒麥棰搟皮,搟出花邊,以皮包餡兒,蒸熟食之。燒麥出籠,皮如蟬翼,形如石榴,柔韌不破,晶瑩剔透,味濃肉嫩,鮮香四溢。吃燒麥一定要配熱熱的濃磚茶,消食解膩,茶要喝透,再佐以天南地北的閑聊,一頓最地道的燒麥早餐才算完美。
饸饹是一種古老的面食品種,大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,多在北方人家流行。和林饸饹面有白面、豆面、蕎面三中口味,饸饹面是將和好的面團用壓饸饹機器“饸饹床”壓的面條。湯汁是用豬肉做的肉臊子,并配和林豆腐、土豆及相關附料熬制,一碗現壓的饸饹面晶瑩剔透、熱氣騰騰,給人以無盡的誘惑。
“昆都侖莜面十里香”之說。這句話一直享譽內蒙古,并列入《愛我中華,愛我內蒙古》一書,更是被老百姓傳為佳話。黃米炸糕是將黃米加工成粉狀后蒸熟,趁熱揉搓光滑,揉出彈性,包上豆沙餡,胡麻油燒到七成熱后炸成金黃色撈出食用。還有炒“笨”蛋、家常炒豆腐、涼拌黃豆芽等當地特色菜肴健康、營養又實惠。
邀您與美食“赴約” ,品味“舌尖上的和林”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主辦單位: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政府網站標識碼:1501230002 網站支持IPv6
聯系電話:0471-7192805 蒙ICP備16006134號-1 蒙公網安備15012302000166號
聯系地址: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城關鎮新民街北2號 積分統計查詢
(Mac用戶使用Command+S保存)
和林格爾縣地處晉蒙交界區、呼包鄂“金三角”腹地。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,也讓這里的飲食文化兼容了多元特色,并在傳承融合中逐步形成極具自己地域風味的代表性美食,無可復制的地域,獨一無二的經典美食,在這座快速發展和變革的小城中,以自己固有的方式,堅守獨特的傳統味道,成為生活在這里或者曾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揮之不去的味覺記憶。
和林燉羊肉是內蒙古呼和浩特十味之一的地方特色的傳統名菜,用家常烹飪方式,大鍋燉,食材簡單,原汁原味,味道醇厚。以香醇味美、粘綿韌滑、鮮美可口而聞名于長城內外。和林燉羊肉是獨一唯二的美食,屬于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“涮羊肉”選擇來自當地羊,肉質純正無膻味,口感較好,簡單粗獷卻不失食物本真的鮮味,胃和靈魂都在這一鍋羊湯里得到了雙重的滿足與升華。“涮羊肉”不僅滿足了人們基本的口腹之欲,更是具有極佳的營養滋補的食療效用。
鮮不過羊肉,香不過羊雜。和林羊雜碎無腥不膩,湯鮮味美,以傳統的制作工藝和獨特的口味而聞名。目前,各類羊雜門店已遍布城鄉,已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佳品、離不開的美味、忘不了的鄉愁。
燒麥以羊肉、大蔥做餡兒,面粉做皮,用專用的燒麥棰搟皮,搟出花邊,以皮包餡兒,蒸熟食之。燒麥出籠,皮如蟬翼,形如石榴,柔韌不破,晶瑩剔透,味濃肉嫩,鮮香四溢。吃燒麥一定要配熱熱的濃磚茶,消食解膩,茶要喝透,再佐以天南地北的閑聊,一頓最地道的燒麥早餐才算完美。
饸饹是一種古老的面食品種,大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,多在北方人家流行。和林饸饹面有白面、豆面、蕎面三中口味,饸饹面是將和好的面團用壓饸饹機器“饸饹床”壓的面條。湯汁是用豬肉做的肉臊子,并配和林豆腐、土豆及相關附料熬制,一碗現壓的饸饹面晶瑩剔透、熱氣騰騰,給人以無盡的誘惑。
“昆都侖莜面十里香”之說。這句話一直享譽內蒙古,并列入《愛我中華,愛我內蒙古》一書,更是被老百姓傳為佳話。黃米炸糕是將黃米加工成粉狀后蒸熟,趁熱揉搓光滑,揉出彈性,包上豆沙餡,胡麻油燒到七成熱后炸成金黃色撈出食用。還有炒“笨”蛋、家常炒豆腐、涼拌黃豆芽等當地特色菜肴健康、營養又實惠。
邀您與美食“赴約” ,品味“舌尖上的和林”